top of page
搜尋

我喜歡深棕色的提琴,不好嗎?

作家相片: William LinWilliam Lin

已更新:2024年5月30日



林殿威 小提琴

有許多朋友問威廉,到底要怎麼選一把琴,才不會選錯而後悔?畢竟一把琴所費不貲,買錯不只傷荷包,每天練琴還得忍受自己當時的錯誤。

木料決定一把琴的基底約五成,好木料可以讓一把琴隨著時間的淬煉與演奏者一起成長與變化。

等等,成長?變化?琴還會長大嗎?當然這是一種比喻而已,每一把琴不管是工廠琴還是製琴師手工琴,都會隨著時間與演奏有所改變,這裡面有物理性與化學性的因素。

幾百年來,經過歷代許多優秀製琴師的試驗與實驗(沒錯,真的是經驗值),嘗試過很多種木料來當作製琴材料,面板與背板都用過不同地區不同樹種來製作,到現代還是有些製琴師想嘗試不同的木種,但大致公認的適合木料還是雲杉與楓木,而且還很挑產地,先前阿北有寫過一篇了,這裡就不贅述。

我們今天要來聊聊怎麼經由看木料來選琴,但也不能只單憑木料來討論,還得加上表面處理的判斷,因為不好的木料可以用深色的油漆來遮掩缺陷,甚至是加深楓木的紋路,或者是仿古漆,讓差的木料可以濫竽充數,矇騙消費者。但是要怎樣教會大家看木料真的有難度,威廉就先把可能的陷阱跟大家提出來,給大家一個簡單的選琴懶人包!


威廉做的大提和小提

|簡單表列幾樣容易判斷的點|

1) 超深色琴不選:人,一白遮三醜,琴,一深遮缺陷。

2) 琴漆過假不選:如果琴漆看起來極度亮麗,有塑膠感,這顯然是化學漆,通常用在萬把塊的琴上,也就是市面上大部分的市售琴。

3) 琴漆不通透:雖然顏色不深,但琴漆看起來像台中的空汙一樣,霧霧的,這也有鬼,沒有製琴師會故意把漆上的不通透,這顯然是加了許多不透明色料,讓琴漆看起來有顏色。

4) 仿古琴不買:這種琴非常難以判斷木料優劣,是極大的可能陷阱,除非親自跟製琴師訂購,要求製作仿古琴,否則不建議!

5) 楓木虎斑紋極密:這種木料通常是傢俱料但是有紋路,因為漂亮拿來製琴,或者拿吉他料來改作提琴,這種楓木過硬。

6) 楓木年輪(背板)有深色條紋:這是低海拔木料,顯然根部有泡過水,導致色差。

7) 琴板有明顯收縮痕跡:琴上完漆以後,若木料儲存時間過短就拿來製琴,琴做好後琴板會繼續收縮,導致琴漆會沿著年輪有細紋,尤其是面板。

8) 琴板有段差:這種琴是大忌,這表示木料硬度不均,極容易從隆起處龜裂,稍有外力碰撞就會沿著隆起處裂開,易發生在側板,尤其是大提琴。

9) 琴頸木料與背側板落差大:大部分的量產琴主要的問題之一,琴頭的用料跟背板與側板不同,好的製琴師會用同一顆木料來製作。

10) 雲杉(面板)的年輪過密或過疏:這都不是適合製作提琴的雲杉,有的甚至用白松來矇混,尤其是過疏鬆的。

---

以上10點是比較容易判斷的,先給大家一個簡單的懶人包,若想要更深入了解「手工提琴」,請支持威廉寫的《手工製琴聖經》



 
 
 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